材料选择
许多易变的因素表示腐蚀介质的特征,即化学制品和其浓度、大气状态、温度、时间,所以如果不了解介质的正确的性质,要使用材料、选择材料是困难。但是,以下可作为选择指南:
304型 广泛使用的材料。在建筑中能经受一般的锈蚀,可抵抗食品加工介质浸蚀(但含有浓酸和氯化物成分的高温状态可能出现腐蚀),能抵抗有机化合物、染料和广泛的各种各样的无机化合物。304L型(低碳),耐硝酸性好,并耐用中等温度和浓度的硫酸,广泛地用作液态气体贮罐,用作低温设备(304N)、器具其它消费产品,厨房设备、医院设备、运输工具、废水处理装置。
316型 比304型含有稍多的镍,并含有2%─3%的钼,耐蚀性比304型好,特别是在倾向于引起点腐蚀的氯化物介质中。316型已发展用作亚硫酸盐纸浆机,因为它耐用硫酸化合物。而且,它的用途已扩大到在加工工业中处理很多化学制品。
317型 含有3%—4%的钼(在这个系列中也是所得到的较高的水平),并含有比316型较多的铬,具有更高的耐点腐蚀和裂缝腐蚀性能。
430型 比304型合金含量低,用作在温和的大气中高抛光装饰用途,也可用作硝酸和食品加工设备。
410型 在三种一般化用途的不锈钢中具有最低的合金含量,需要强度和耐蚀性配合的高承力部件选用,例如坚固件。410型在温和的大气中、水气中和许多缓和的化学产品介质中耐蚀。
2205型 比304型和316型优越,因为他对氯化物应力腐蚀裂纹具有高的抵抗力,并具有大约两倍的强度。
CRS 冷轧钢 PMP 热轧宽厚板 CMP 不锈钢板卷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 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不锈钢通常按基体组织分为: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 , 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2、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3、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4、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5、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具有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为超高强度的材料在核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应用。 按成分可分为Cr系(SUS400)、Cr-Ni系(SUS300)、Cr-Mn-Ni(SUS200)及析出硬化系(SUS600)。 冷轧薄板的主要的缺陷可分三类
1.表面:辊印roller mark 翘皮lamination 色差color difference 划伤scratch 凹坑dent
2.板形:波浪wave 中间浪buckle
3.边部.毛刺dent 冷轧不锈钢上下表面光泽度有区别吗? 理论上来说钢带的光泽度是以光泽度转移的形式“复制”在钢带表面的,钢带表面的光泽度主要取决于轧辊的光洁度和表面质量。当然炼钢、热冷轧过程当中所造成的夹杂、退火不良、酸洗不良等也会导致带钢光泽度有所下降。
但实际情况下,钢带的上表面(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基准面)光泽度会稍高,因为钢带在冷轧生产过程中会通过各种辊系进行传送和轧制,一般来说下表面经过的辊系会比上表面多,导致划伤、压入等情况也多发生在下表面。故各钢厂均以上表面为基准面,但在点检过程中发现上表面缺陷较下表面多的也会以下表面作为基准面。
这个要看是什么钢种和什么表面了,举例:304-2B的表面上下的光泽度是没有区别的。430-2B就有区别了,一般基准面光泽度要比反对面好。。。。。各有不同。
|